扑通诗词网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扑通诗词网 > 诗词大全> 第四节翻译及注释

第四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四节全诗

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注释①安:乐意。②梃(ting):木棒。③庖(pao):厨房。④厩(jiu):马栏。⑤且人恶(wu)之: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且,尚且。⑥恶(wu):疑问副词,何,怎么。⑦俑(yong):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在用土偶、木偶陪葬之前,经历了一个用草人陪葬的阶段。草人只是略略像人形,而土偶、木偶却做得非常像活人。所以孔子深恶痛绝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始作俑者”就是指这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首开恶例的人。⑧象:同“像”。

推荐古诗: 登仙羌村三首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漆园秋夜曲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清平乐(天高云淡)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推荐诗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敢掠美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多得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 不平则鸣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