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通诗词网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位置:扑通诗词网 > 诗词大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赏析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是哪个诗?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朝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1] 半江瑟瑟半江红。[2] 可怜九月初三夜,[3] 露似真珠月似弓。[4]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译文及注释

  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查看全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查看全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赏析一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查看全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赏析二

《暮江吟》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如果只从《暮江吟》的标题看,此诗似乎应始终歌吟“日落前后”的暮色江景,但诗中“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真珠月似弓”,则明显地是在写“...查看全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赏析三

《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暮江吟》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这是最真实可信的暮色江景。后两句写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场景。诗中“九月初三”与“月似弓...查看全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赏析四

《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问刘十九秦州杂诗(其七狂夫调张籍咏鹅满江红(试问琵琶)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宿野庙(众响渐已寂)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推荐诗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