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通诗词网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1785年日人所绘地图证实钓鱼岛属中国领土

位置:扑通诗词网 > 作文大全> 时事论据的作文大全 > 1785年日人所绘地图证实钓鱼岛属中国领土

1785年日人所绘地图证实钓鱼岛属中国领土

专门研究日本对华政策的台湾辅仁大学日文系副教授何思慎指出,根据历史史料记载,日本是在甲午海战后与清政府签《马关条约》取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后,才将钓鱼台列屿纳入领土范围内。他指出,李登辉日前抛出的“钓鱼台列岛属日本领土”的荒谬言论,是无法成立的推论。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何思慎进一步指出,钓鱼台早在1373年即由杨载所发现,并远在15世纪初,明朝时所着《顺风相送》一书中,就首度出现“钓鱼屿”一词。

而当时日本着名的海防论者林子平在1785年出版的《三国通览图说》基于事实,将钓鱼台列屿明确标明属中国领土。

何思慎称,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史料记录亦显示,日本在并吞琉球群岛后,钓鱼台仍不属日本领土。根据日本外务省发表的《尖阁列屿分明是日本领土》正式声明,日本最早派员赴钓鱼台列屿作勘测是在1885年,当时日本并吞琉球群岛已6年。他指出,若当时勘探结果,真是“无人岛,且无清朝管辖形迹”,为何不依据1885年的《柏林协议》刊载于官报,并“通告各国,以确定没有抗议”来取得钓鱼台主权?

何思慎表示,根据1885年10月21日,日本外务卿井上馨曾就钓鱼台问题指出:“此事可仅止于做实地调查,了解港湾形状,有无开拓土地物产之可能,作成详细报告。”

他指出,直到1895年甲午海战后,日本政府才将钓鱼台列屿纳编,但当时《马关条约》尚未定案,日本政府仍需掩清廷耳目,因此当时日本内阁伊藤博文将钓鱼台纳入日本领土的决定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完全没有发布敕令、官报、公告及新闻。直到翌年《马关条钓》确立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割让与日本,并由日本设治管辖后,日本政府颁布“第13号敕令”,公开将钓鱼台列屿正式编入日本领土。

注:1785年出版的《三国通览图说》,是一部论述邻近日本的朝鲜、琉球、虾夷以及小笠原群岛等地理情况的书。

相关作文: 小草与小花枫树和七颗星星亲子运动会去宁波玩关水龙头我学踢毽子神奇的叶子学打羽毛球的作文云姑娘那一块钱

标签:地图证实钓鱼岛中国领土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昂头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参见“昂首挺胸”。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代过客  指时间永远流逝。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